前言
作为一名有着5年工作经验的程序员,我曾经也是996文化的"拥护者"。我以为长时间工作就是敬业,以为牺牲个人时间就是奉献。直到两年前的一次深夜,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,看到妻子已经熟睡的面庞,我突然意识到——我在用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,换取一种被包装成"奋斗"的剥削。
这篇文章,我想分享我从996的"受害者"到坚定反对者的转变过程,以及我是如何在不妥协职业发展的前提下,重新找回工作与生活平衡的。
我的996经历
2019年到2021年,我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担任全栈工程师。公司的文化就是典型的996——早上9点到晚上9点,每周6天。当时的我刚毕业不久,充满干劲,觉得这样的工作强度很正常,甚至还有点自豪。
"年轻人就应该多奋斗,现在辛苦一点,以后就轻松了。"
——我当时对自己说的话
然而,两年下来,我发现:
- 身体健康每况愈下:长期熬夜导致的失眠、脱发、肠胃问题
- 人际关系疏远:很久没有和朋友聚会,和家人的交流也越来越少
- 学习能力下降:虽然工作时间很长,但大部分时间在做重复劳动,技术水平提升缓慢
- 创造力枯竭:过度疲劳让我失去了对技术的热情,只能机械地完成任务
更重要的是,我开始质疑这种"奋斗"的意义。我在用最宝贵的青春年华,换取一份并不丰厚的薪水,而公司却在我的"奉献"中获得了巨额利润。
觉醒的转折点
2021年的一个深夜,我正在修复一个紧急Bug。这是那个月的第15次加班到深夜。当我终于解决问题准备回家时,已经是凌晨2点。
在回家的路上,我看到24小时便利店里还有其他加班的人在买泡面。那一刻,我突然意识到,我们这些所谓的"奋斗者",其实只是一个巨大机器上的螺丝钉,我们的"奋斗"并没有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,反而让我们失去了生活本身。
回到家,我做了一个决定:我要改变这种状况。
我的改变策略
1. 提升工作效率,而不是延长工作时间
我开始深入学习时间管理和效率提升的方法:
- 番茄工作法:每25分钟专注工作,5分钟休息,大大提升了专注力
- 自动化工具:编写脚本自动化重复性任务,每天节省2-3小时
- 代码复用:建立个人代码库,避免重复造轮子
- 学习新技术:掌握更高效的开发框架和工具
2. 勇敢说"不"
这是最困难但也是最重要的一步。我开始拒绝一些不合理的加班要求:
- 对于可以明天处理的事情,我坚持不在下班后处理
- 对于计划不当导致的紧急任务,我会指出问题所在
- 我开始在工作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,证明加班并非必要
3. 寻找新的工作机会
经过半年的准备,我跳槽到了一家更注重工作生活平衡的公司。新公司的文化让我意识到,优秀的公司不需要通过压榨员工的时间来获得竞争优势。
拒绝996后的生活
现在的我,严格按照8小时工作制生活,但我的效率和成就感都比996时期更高:
996时期
- 工作12小时,有效工作6小时
- 疲惫状态,创造力低下
- 健康问题频发
- 人际关系疏远
- 学习能力下降
现在
- 工作8小时,有效工作7小时
- 精力充沛,创造力旺盛
- 身体健康,精神状态好
- 有时间陪伴家人朋友
- 持续学习新技术
更重要的是,我重新找回了对编程的热爱。当你不再被迫在疲惫状态下工作时,你会发现技术本身是如此美妙和富有创造性。
给还在996中的朋友们的建议
💡 投资自己,而不是投资公司
把时间花在提升自己的技能上,而不是无意义的加班。你的技能是跟着你走的,公司不是。
⚡ 效率优于时长
专注于提升工作效率,用聪明的方法解决问题,而不是用时间堆积。
🎯 明确自己的底线
什么样的工作强度是你能接受的?什么样的生活是你想要的?想清楚后坚持住。
🚀 勇于寻找更好的机会
市场上有很多不需要996的优秀公司,不要被PUA成觉得996是唯一选择。
结语
拒绝996不是拒绝奋斗,而是拒绝一种低效的、不人道的工作方式。真正的奋斗应该是可持续的,应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,而不是更糟。
作为程序员,我们有着相对较强的议价能力和选择权。我们更应该站出来,用自己的选择去推动一个更健康的工作文化。
生命很短暂,不要把它浪费在无意义的加班上。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,而不是生活的全部。